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90篇
测绘学   122篇
大气科学   147篇
地球物理   86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69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分析输电导线散射斑相位的几何关系,选取20幅时间跨度约为1年的TerraSAR条带模式影像,对其中两基铁塔之间6条输电导线形成的散射斑相位时间序列进行分析。文中统计分析构成导线散射斑像元的相位离散度,其标准差约为0.2弧度,表明单个散射斑相位稳定。选取铁塔顶部点的导线散射斑为参考点,与另外5个导线散射斑做差分相位时间序列分析,分析导线之间高程差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际值的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导线散射斑差分相位序列的波动可达2弧度以上,与导线间高程差产生的相位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2.
Ground deformation measurements have contributed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es and mechanisms involved in natural hazards. Those include landslides, subsidence, earthquakes and volcanic eruptions. Spaceborne 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DInSAR) is a well studied technique for measuring ground deformation. Quality of deformation measurements, however, is often degraded by decorrelation. With the advent of fully polarimetric SAR satellite sensors, polarimetric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exploiting polarimetric diversity improve the phase quality of interferograms.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d three polarimetric optimization methods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one for application in an arid natural environment. We considered coherence decomposition in single and double phase center scenarios. Coherence estimation bias associated with each optimization method has been analyzed. We compared the derived displacement values with terrestrial GPS measurements. The study shows that polarimetric optimization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coherent pixels by upto 6.89% as compared with a single polarization channel.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polarimetric optimization coupled with DInSAR analysis yields more reliable deformation results in a low coherence region.  相似文献   
113.
时间序列InSAR监测地表形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相干点目标的时间序列,提出了地表形变InSAR技术监测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小数据集分析。并采用郑州地区2007年1月到2010年4月期间的8景ALOS PALSAR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研究表明,识别的相干点目标具有大的干涉相干值和小的振幅离差,在时间序列中具有可靠的相位。从误差分析和与ENVISAT PSInSAR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该文求得的形变速率标准差在0.34mm/a和5.56mm/a之间,表明提出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4.
极具潜力的空间对地观测新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空间对地观测遥感新技术。它具有从覆盖同一地区的星载(或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复数图像对提取干涉相位图,借助于雷达成像时的姿态数据重建地表三维模型(即数字高程模型)的巨大潜力。尤其是基于多幅雷达复数图像处理的差分干涉技术(D-InSAR)可以用于监测地表形变,精度可达厘米级甚至更高,其监测空间分辨率是前所未有的。介绍了InSAR和D-InSAR的基本原理,对影响干涉结果的一些重要因素做了分析,重点回顾和展望了差分干涉技术在与地表形变有关的地震监测和震后形变测量、地面下沉和山体滑坡、火山运动监测等方面应用的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15.
基于1981-2010年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全国756站逐日降水数据建立江淮地区降水指数,选取6-7月江淮地区持续性强降水事件共26例,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分析江淮地区的持续性强降水的低频性质。结果表明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呈现随振荡周期增大方差贡献减小的趋势,根据江淮流域夏季持续性强降水的低频性质可以分成三类,其中10-30天低频振荡主导的事件占全部事件的50%,其低频成分的贡献达45.9%;10-30天和30-60天低频振荡共同主导的事件占全部事件的34.6%,10-30天低频成分的贡献达39.9%,30-60天低频成分的贡献达20.9%。在10-30天低频尺度上,事件发生前期自副高系统产生向极的波动能量的传播进而形成中纬度位势高度负异常,30-60天低频尺度上的位势高度异常稳定维持在利于持续性强降水发生的位相,为10-30天关键低频系统的形成提供一个有利的背景场,两个时间尺度上的低频活动在事件发生期间索相。在低频尺度上导致江淮地区持续性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位于南海至菲律宾北部的低频反气旋系统携带大量暖湿水汽沿西南东北向不断输送至江淮地区,低频反气旋与中纬度低频气旋系统在江淮地区强烈辐合导致持续性强降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6.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普遍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其中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氯联苯(PCBs)化学性质稳定,在环境中能持久残留.它们经食物链浓缩并在生物体内累积,大多数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构成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成为世界公认的全球性环境公害.  相似文献   
117.
许金洪  郑文荣 《台湾海峡》2002,21(4):400-403
通过对2000年8月22-27日莆田市持续性暴雨的成因进行诊断分析发现,此次暴雨过程不仅与台风核心云团降水过程关系密切,而且与西南季风和越赤道气流引发的降水过程关系密切,从而为台风暴雨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8.
湿地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在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降解污染物、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总结概括了当前湿地生态系统中有关地球化学研究的现状,包括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重金属研究及人为影响,生命元素碳、氮、磷的研究及环境意义,湿地系统的稳定同位素研究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9.
Maximum sensitivity for optical interferometers is achieved only when the optical pathlengths between the different arms can be equalized without using interference fringes on the research object itself. This is called blind operation of the interferometer. In this paper I examine different options to achieve this, focussing on the application to the Very Large Telescope Interferometer (VLTI). It is proposed that blind operation should be done using a so-called coherence autoguider, working on an unresolved star of magnitude V=11 to 13 within the isoplanatic patch for coherencing, which has a diameter of about 1 degree. Estimates of limiting magnitudes for the VLTI are also derived.  相似文献   
120.
张涛  万玲  吕孝雷  洪峻 《遥感学报》2019,23(6):1123-1131
星载重轨干涉SAR卫星在高程测绘和形变测量中有着全天时全天候和大范围的优势,其中干涉基线是决定干涉性能的重要指标,而卫星重访轨道对干涉基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现有高分三号干涉数据轨道参数的分析,发现干涉基线相比国外先进卫星过长且稳定性有待提高。本文通过对相对轨道根数和机动控制的分析,得到满足重轨干涉SAR系统要求的稳定基线。以第一次观测的轨道为参考轨道,基于在摄动情况下重复观测轨道与参考轨道的相对轨道根数,计算得到重轨干涉基线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纬度的观测目标进行了样例分析。在基线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利用机动速度和相对轨道根数的关系,进一步计算得到满足基线状态需求的机动控制方法。通过实际数据分析,给出了相对轨道根数变化对初始理想构型的影响,验证了重轨干涉基线变化规律符合本文的分析,并利用仿真样例给出了使得重轨干涉基线达到预期要求的机动控制方案。实际数据和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够通过可长时间观测并准确获得的轨道根数直接计算基线状态,并能从干涉基线需求出发,快速准确的得出对卫星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